当前位置:首页 > 商业 > 人物 >

傅克友:“不走外汇管制老路”是信心也是必须

   

  如果在一条路上越走越有信心,当然不会再走回头路;如果在一条路上越走越远,也不可能再走回头路。这条路就是越来越开放的外汇管理之路,或者说人民币国际化的路。
 
  4月20日,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王春英介绍,2017年一季度我国跨境资金流出压力明显缓解,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。今年以来人民币下挫预期明显减弱。她表示,与之前相比,外汇管理政策法规连续一贯。中国外汇管理不会走回头路,不会再走到资本管制的老路上。中国会继续审慎有序推动资本账户开放。
 
  “不会再回外汇管制老路”这样的话并非第一次说,但这一次说得更有底气。
 
  当中国开始了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,就已经决定了外汇管理只会越来越开放,而不可能再走管制的老路。但2015年“8·11”汇改以来,人民币对美元的下挫,令很多人感到忧虑。外汇储备缩水到3万亿美元,也令一些人对人民币信心动摇。要不要、会不会、有没有更加严厉的外汇管制,都成为舆论关注的话题。
 
  “不会再回外汇管制老路”,答案是毋庸置疑的,内在的逻辑也越来越清楚。从长期看,汇率本质上由经济基本面决定。按照官方的说法,中国经济基本面支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。一季度经济数据显示,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.9%,且主要指标好于预期。IMF发布最新的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也显示,中国经济未来两年增速强劲,今年增速预期为6.6%,高于2016年10月预测的6.2%。
 
  一季度跨境资金流出压力之所以缓解,正是得到了经济基本面的有力支撑。从经济的现实到经济的前景,都为“不回老路”提供了更多的信心。
 
  短期来看,当然汇率会受到预期、金融市场突发事件等影响,既可能升值也可能下调,但这种波动,现在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,没有必要进行过多的外汇管制。
 
  从现实的逻辑来说,所谓外汇管制,不外乎在短期通过干预让汇率贬值或者升值。而在这两个方面,都缺乏足够的理由。通过外汇管制来让人民币下挫,目的在于追求外贸的顺差。但我们不缺外贸顺差。事实上,正是因为长年累月外贸的顺差,让中国积累了全球30%的巨额外汇储备。外汇储备多,家底足,当然有好处,但很大程度上,这是从前外需拉动增长模式的产物。这种建立在人口红利和成本优势基础上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,且被认为是世界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失衡的一个表现。
 
  中国显然没有理由这样做。用李克强总理的话说,我们作为货物贸易大国从不刻意追求顺差,而是希望贸易更加平衡。既要扩大出口,又要加大进口;既要进口高技术产品,还要进口高质量产品给消费者更多选择,倒逼国内企业升级。
 
 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,也在显示这样的趋势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1.8%,其中,出口增长14.8%;进口增长31.1%。如果说出口是匹快马,那么进口就在快马加鞭。
 
  通过外汇管制来让人民币升值,在长期以来的下挫趋势和潜在的下挫预期之下,看起来有着一定的理由。但众所周知,这样的下挫趋势已经到了一个平台震荡期,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在稳定下来。之前的下调预期,也在美元暂缓加息和升值到顶的背景下,而逐渐消除甚至出现某种转折。
 
  而关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下调是否就是人民币贬值,也存在不同的看法。北大国发院教授徐建国就相信,从2016年7月开始,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下调,而对一篮子货币估值进入平稳运行,恰恰是人民币独立于美元,与美元“脱钩”的表现。在他看来,这意味着新国际货币体系的开始。
 
  新的国际货币体系,正是人民币国际化孜孜以求的目标。人民币国际化,要求资本项目越来越开放。资本项目不走向更加开放,就没有人民币国际化。走外汇管制的老路,与此背道而驰。
 
  按照蒙代尔的不可能三角,资本流动自由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和汇率的稳定性,不可能三全其美。当资本项目越来越开放,那么就需要其他两个目标特别是汇率的稳定性,做出一定的让步。
 
  就此而言,“不会再回外汇管制老路”是一种信心,也是一种必须。